|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关键词:历史名人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容县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rxzx.ccoo.cn/
  • 感谢 gxrx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437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容县2006年工作总结暨2007年工作计划

中共容县委员会 容县人民政府
(2007年元月8日)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多区域合作的新兴机遇,齐心协力,奋力推进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预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2.1亿元,同比增长1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39亿元,增长39.75%;财政收入31077万元,增长18.57%,增加5000万元,首次突破了3亿元大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6亿元,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07元,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2994元,增加453元,增长17.8 %。同时,党的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同步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富裕容县建设取得新突破

    2006年,我县突出发展主题,紧紧围绕自治区、玉林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开拓创新,全县经济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工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1、自治区级广西容县经济开发区迅速发展壮大。成立于1991年,曾经一度面临被撤消的容县侨乡经济开发区,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在2006年7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予以保留,并更名为广西容县经济开发区。我县以此为契机,狠抓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完善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吸纳和承载能力。2006年,共投入资金1350万元建设开发区综合服务楼、完善路网及绿化美化等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了总面积2平方公里的容县东部产业转移电子科技园,为我县兴起的电子产业搭建了今后快速发展的平台。

    2、探索“工业房地产”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2006年通过市场运作建成和在建标准工业厂房7万多平方米,实现了从粗放型用地到集约型用地的新突破。晶辰、殷天两个电子企业已正式投产,晶石标准厂房一期已交付使用。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和发展电子产业集群的做法和成效得到自治区党委刘奇葆书记、区政府陆兵主席和吴恒副主席的充分肯定 ,多次在大型会议上表扬。

    (二)招商引资和改革开放有新突破。

    2006年全县新签约项目76个,计划总投资21.13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11.4亿元。其中东部产业转移项目42个,计划总投资12.77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6亿元。招商引资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引进大项目多而且动工快。以“大招商、招大商”服务活动月为契机,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玉博会平台,继续推行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办法,积极组团参加广西经贸代表团赴东盟七国开展项目招商活动,突出珠三角和江浙地区招商重点区域,成功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安排就业多的项目。引进了全国电子元件行业综合实力排第七的无锡晶石电子集团公司投资4亿元在我县建设生产基地,于3月份破土动工,已建成标准厂房(一期)13500平方米并交付使用,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2007年春节后投产;通过广西佳佳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引进了世界三大选种育种公司之一的法国古尔蒙公司,计划投资2.1亿元建立法国优质家禽种苗(容县)繁殖基地和鹅肥肝加工项目,7月已经开工建设。

    二是第二届玉博会签约项目推进顺利。第二届玉博会签约的13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16亿元,占计划总投资额的72.6 %。列入玉林市统筹推进的6个项目中,晶辰电子、殷天电子、新桥微拖已建成投产,瑞众房地产有限公司商品房别墅开发项目、龙晶花园商品房别墅商铺开发项目已分别建成主体 6850平米、28000平米,容县温泉渡假山庄温泉开发利用项目已开工建设。

    三是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玉博会”招商招展工作成效显著。积极参加各种经贸节会,在2006年第三届“玉博会”上,我县实际签约项目12个,合同投资额11.4亿元,占任务的114%;项目涵盖电子、林化、农产品深加工、房地产开发等产业。落实参展企业57家,商品贸易总成交额2.83亿元,比上届“玉博会”总成交额增长7.7%。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强化“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个档案”的“四个一”服务机制,狠抓项目建设工作。2006年全县共完成重大项目投资9.44亿元,占任务7亿元的134.8%。10个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已完成投资3.4亿元;18个续建项目稳步推进,共完成投资6.04亿元。2006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增长37.5%。

    五是外贸出口势头强劲。2006年全县外贸出口额达720 万美元,同比增20 %。

    六是企业改革迈出了新步伐。成功探索了“企业改制,建新厂、建商住小区和安居工程”的“一改三建”国企改革新模式,完成了制动密封材料厂、医药公司、微拖厂、胶合板厂的改制工作;做好了松脂厂、兽药厂等企业的改制前期工作,有力保障了企业职工的权益,促使企业焕发了生机。

    (三)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通过大招商、招大商,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企业改革等强有力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信息、食品制药、林产化工、机械制造、陶瓷建材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增强工业发展集聚效应。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0家,比2005年增加3家,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56亿元,同比增长3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48.35%,同比提高24.3个百分点,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新兴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容县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培育和发展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新引进电子企业9个,合同投资额5.97亿元。目前,全县电子企业发展到27家,其中投(试)产14家,在建6家,筹建7家;电子项目用地面积30.31公顷,计划投资12.46亿元,预计年产值15.78亿元,预计年创税8764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6750人,现有员工4775人;预计全年销售收入1.2 亿元,同比增长560%。预计2007年晶石等电子企业投产后销售收入可超过3亿元。

    ——食品制药产业发展较快。2006年发展到企业20 家,销售收入3.85亿元,增长12.9%。其中广西南方食品股份公司销售收入1.41亿元,增长6.02%。

    ——林产化工业稳步壮大。2006年新发展林产企业17家。目前,全县林产企业发展到67家,销售收入9.37亿元,增长50.8%。特别是近日开工建设了容县经济开发区东部产业转移林产工业园,促进了林产工业的快速发展。

    ——机械制造业稳步发展。2006年机械制造企业发展到 29家,销售收入1.54亿元,增长12.1%。较大规模企业有广西中环机械有限公司、玉林瑞众机械有限公司、广西雄飞机械厂等。

    ——陶瓷建材业产销两旺。2006年陶瓷建材工业企业发展到43家,销售收入2.05亿元,增长12.6%。较大规模企业有:容县容州水泥厂、广西南山瓷器有限公司等。

    此外,编织行业发展较快。2006年全县毛织厂发展到250多家,编织厂32家,遍及全县各个乡镇、村集,实现了农民就地务工,编织行业已成为我县就业的主要基地。其中规模较大的针织企业有祥荣针织制衣有限公司,已安排600多人就业,年产值6400万元,创汇1000万美元,产品全部出口欧美国家。

    同时,非公经济也快速发展。到2006年底止,全县新发展个体户2007户,新发展私营企业141户,分别同比增长5.31%、24.12%。

    (四)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1、房地产开发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政府垄断城镇一级土地市场,规范土地招拍挂,推进居民住宅小区整体开发建设。2006年全县累计完成投资额6.25亿元,同比增长468%;已建或在建的住宅小区17个,占地面积2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49万平方米。其中,锦绣江南、世纪广场、游龙花苑、天诚嘉园等商住小区已全部竣工;众宇新城已完成了总工程量的42%;新都商贸城已竣工商品房面积3.5万平方米,在建商品房面积6.5万平方米。

    2、积极探索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新机制,确保被征地和拆迁群众充分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在拆迁安置和旧城改造中积极探索“铺面+套房±现金”的安置方法,尽最大努力维护好被征地和拆迁群众利益,解决好农民从生产和生活方式上转变为市民的问题。

    3、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抓好市政重点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一是继续做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抓好了县城区东进西移南扩的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工作,拉开城市构架。做好了火车站小区等10项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容西乡祖立村立垌屯及其兰花生产基地等9个新农村建设详细规划编制。二是抓好市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城区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额2.9亿元,投资2500多万元(3100多万元)建设的三项工程中,容县人民会堂和青少年宫已投入使用,老年活动中心基本完工。绣江大桥南桥头下游沿江大道工程完成项目用地的“招、拍、挂”工作,进入建设阶段。同时,把城镇化建设延伸到乡镇和人口相对集中、交通较便利的农村集镇。三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容信、容平二级公路已基本完工;洛湛铁路容县段已进入铺轨阶段;容藤二级公路的征地拆迁工作已完成;岑兴高速公路容县段正在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岑兴高速公路容县连接线大桥已开工建设;全县乡村公路新(改)建完成816.04万元,新(改)建四级公路完成12条(段),共52.73公里。

    (五)积极参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迈出新步伐。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同步推进。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94元,增加453元,增长17.8 %,是十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增幅首次超全区平均水平。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8.85万亩,预计总产26.65万吨,同比增长3.78%;其中优质稻3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68.4%。兰花、蔬菜、桑蚕、蘑菇、中药材生产等高效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2.27万亩,增长6%;发展订单农业24560亩。全县荒山造林1000公顷,迹地更新造林1770公顷,发展生态林85万亩,新种速丰林2699公顷、水果120公顷,其中沙田柚67公顷。2006年11月,我县被自治区评为“广西绿化模范县”。

    二是农业产业化取得新突破。积极参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广西玉林)建设,加强农业对外开放与技术合作,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2006年全县新发展农业企业23家,计划投资5811万元,已到位资金3044万元,预计年产值13424万元,创税316.2万元,安排就业1517人;尤其是通过广西佳佳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引进了世界三大选种育种公司之一的法国古尔蒙公司,计划投资2.1亿元建立法国优质家禽种苗(容县)繁殖基地和鹅肥肝加工项目。新增自治区级、玉林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各1家。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3家,目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39家,会员6288人,年销售6.39亿元;杨村镇农副产品产销协会被评为自治区级合作之星。

    三是劳务经济进一步发展。以自治区把我县列为“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和开展“创建数字农户,培养新型农民”试点活动为契机,积极实施全区“千万农民大培训”行动,培训农民近10万人次。开展“春风行动2006”活动,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7336人,累计外出务工13.24万人,县内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5.8万人,劳务收入约7.28亿元。

    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迈出新步伐。抓好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全县共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建设和完善了道路、水利、生态能源、文化教育、卫生等一批农村基础设施。中央国债资金水土保持项目的配套工程建设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继续推进“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模式,新建沼气池3140座。加快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一批沙田柚村、八角村、兰花村、养鸡专业村、养猪专业村、竹芒编加工村正在发生效益。县级试点祖立村立垌屯国兰生产基地,被定为自治区级国兰生产基地,兰花产业被列为自治区优势产业,祖立村被确立为全区15个“全区科普示范村”之一。

    五是农民减负工作卓有成效。认真贯彻落实各种惠农政策,全县共减轻农民负担3010多万元,人均减负43元。发放绿色通行证2165个,运销鲜活农产品28万多吨,价值24亿元,帮助农民增收901万元。此外,农业区划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各项工作也扎实推进。(六)服务业发展较快。

    城镇、农村消费趋于活跃。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快了旅游宾馆等消费性服务业发展。通过开展“广西容县杨贵妃故里仙境游”旅游推介会,吸引大批珠三角地区的游客来容旅游。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3.8万人次,比增7%,旅游总收入9977万元,比增6.9%;创汇250万美元,比增4.6%。

    (七)财政金融平稳增长。

    财源建设取得良好成效,通过大力培植财源,挖掘已有企业潜力,电力、食品、机械、造纸、陶瓷、房地产等行业发展较快,增收明显,增值税、城建税、房产税等有较大增长。2006年,全县财政收入31077万元,同比增长18.57%,完成市考核任务的105.8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9亿元,比增23.21%。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2.71亿元,比年初增长18.4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11亿元,比年初增长17.55%。

    二、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党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党建工作取得了新的、突出的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保持了政治清醒和理论坚定。

    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各级党委(党组)重点加强了《党章》、《江泽民文选》、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等重大理论、政策的学习,全县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工作实践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深入开展“学理论,重调研”活动,共撰写理论调研文章400多篇,理论武装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加大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扎实推进全员培训工作。大力推进党校体制改革,在全县建立“县委党校—乡镇党校分校—专业协会(示范基地)—党员示范户(农家课堂)”四级培训网络,初步构建了“大党校、大培训、大覆盖”的新格局。2006年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72期,培训各级干部5158人(次),其中培训党政机关干部1015人,事业单位干部3256人,村“两委”干部357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在巩固和扩大第一、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在农村基层富有成效地开展了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认真抓好三批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回头看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建立健全了党员学习培训“互学共创”、乡镇、县直机关效能考评“千分制”、党员管理监督、党员联系群众、党内民主参与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全县各党组织共修订完善规章制度613项,新建856项,探索建立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全县各级班子及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党的执政地位进一步巩固,树立了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良好风气,帮助解决了一大批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的问题和困难。在活动中,有关单位帮扶了1755户贫困户,投放帮扶资金(物折款)69万元,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为民办实事好事3000多件,密切了党群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得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保持了旺盛生机和坚强战斗力。

    一是继续深化“三级联创”和“五村、两规范”活动。以“创建数字农户,培养新型农民”试点工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双建双带”活动和创新“三联三争”新途径。全县农村建立了农村党员中心户1500多户,农家课堂224户,“数字农户”1000多户,村级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头雁”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是推进“双向”培养,进一步拓展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领域。继续加大派驻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工作力度,深入开展“三联三建”活动,大力推进“双向”培养(把党员培养成为“两新”组织骨干,促进“两新”组织发展;把“两新”组织骨干培养成为党员,扩大党覆盖面),实现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双赢”。目前,全县建立“两新”党组织32个,其中新经济组织党组织29个,新社会组织党组织3个;派驻党建联络员29名,派驻党建指导员266名。抓好北门社区驻区党员“双重”管理的试点工作。同时,机关、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三是抓好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突出“四个注重”,确保党员发展质量,2006年全县共发展新党员541名。四是按照达标升级要求,加强了对干部档案的管理。

    (四)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圆满完成了县乡换届工作。

    在上级指导下,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严格程序,规范运作,扎实推进县乡换届选举工作。坚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兼任职制,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严把推荐,审查、考察、任用“四关”,增强班子整体实力,县乡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在县委委员、候补委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100%,平均年龄39.8岁;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中,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1人。新一届乡镇领导班子中,全县15个乡镇的党委委员除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武装部长、纪委书记外,其他委员互相兼任或与政府领导交叉任职;配备的领导班子成员共151人,平均年龄为34.3岁,各级班子的年龄、性别、学历、党派等结构均符合上级的有关配备要求;在容西乡推行了书记兼任乡长制,党政“一肩挑”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妥善安排,做好县直单位领导班子的调配工作,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一室三委正副主任和政府工作部门行政正职人选共31人,留任15人,交流换岗6人,提拔6人。县乡和部门领导班子进一步提高素质、完善结构、增强活力,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和谐社会建设能力、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

    (五)认真贯彻“清简务本,行必责实”要求,切实加强了党的作风建设。

    一是坚持求真务实,进一步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制订和下发了《关于开展“清简务本,行必责实”作风建设的意见》, 积极推行“清简务本、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的要求,牢记宗旨,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士气高昂、奋力争先、勤政为民的党员干部队伍。

    二是贯彻实施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认真调研,收集群众反馈的有关制度执行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县重新拟制订的制度共30项。

    三是坚持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一把手”工程责任制,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抓好了案件查办工作。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2件,结案6件,处分违纪人员6人,为国家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3万元。

    四是大力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县委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整治工作,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和医药购销等重点领域和16 个重点单位中开展调查摸底和自查自纠活动,共查处了7 起商业贿赂案件,规范了商业经济行为,整顿了市场秩序。

    五是切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教育。制订《容县廉政文化建设“十进”方案》,突出主题,创新载体,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特别是创新推进“爱兰养廉”教育活动,既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品格,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六是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千分制”考评细则,组织开展好行风评议工作,有效推进了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

    (六)抓好民主法制建设,政治文明取得了新发展。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圆满完成了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政协领导班子。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顺利选举产生了县乡新一届共青团、妇联组织的领导班子。加强非公制经济、海外、民族宗教等领域的统战工作,充分调动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积极作用,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全县经济社会建设;采取“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模式,推进县委重大决策的落实;发挥广西最大侨乡优势,成功举办容县侨联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加强海外联谊工作,凝聚了侨心,为发挥侨乡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方针,加强了武装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稳步推进政务、村务、厂务公开,促进了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三、繁荣先进文化,文明容县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公民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大力贯彻“以德治县”方略。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县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375次,受教育人数35600人次,新发展道德协会23个。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获得了自治区督查组的肯定和好评;青少年活动阵地进一步拓展,总投资200万元的容县青少年宫建成投入使用,为青少年校外活动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二是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创建文明县城、文明乡镇(村)、文明单位等创建工作。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注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扩大“国家卫生县城”成果,提升侨乡形象和品位。今年,全县共有7个村被评为自治区级卫生村。

    三是积极开展文化、卫生、科技、法制“四下乡”活动。今年,全县开展“四下乡”活动1706 次,共发放科技资料7.2万册,技术咨询4.6万人次,接受义诊群众2.5万多人次,法制讲座8500多人次通过大力开展各种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

    (二)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增强了创新发展能力。

    一是加快推进科技进步。继续实施好容县科技创新计划(05~07年),开展科技服务县域经济专项行动,大力推进3个国家星火项目建设,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挺佳新一代节能环保锅炉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实现了高新技术产品零的突破。容西乡祖立村成为自治区科普示范村。

    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抓好“两基”巩固和“普九”提高工作;投入资金405万元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续建和新建了一批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全县高考上线人数及上线率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两名考生分别为全市文科第一和第三名;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全县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发展到150 多家。

    (三)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事业,先进文化建设取得新发展。

    一是突出“侨乡、旅游、生态”特色,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县青少年活动心、老年活动中心、村级图书馆、村级文化中心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总投资200万元的县宣传文化中心正在积极建设中。全面完成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全县200个自然村(50户以上)已实现广播电视光纤联网。大力推进我县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工作,2006年,全县电视数字化转换已达到13647户。宗教文化、旅游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取得了新的成绩,一批近代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举办了首届两广诗人联谊雅集活动,密切了与相邻的广东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弘扬了先进文化。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强力开展“扫黄打非”工作,进一步净化了文化环境。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二是大力推进公共医疗卫生“三网建设”,加强卫生、防疫、保健的服务和管理,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国家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国家卫生部在桂林召开的会议上,我县介绍了经验。

    (四)深入开展“城乡清洁” 工程,巩固了“国家卫生县城”成果。

    2005年以来,深入开展了争创“国家卫生县城”大行动,全面实施净化、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工程,改善了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优化了发展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2006年,我县成为全区唯一获得“国家卫生县城”殊荣的县份,“创卫”经验被全区推广。2006年,我县注重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被确定为全国十个“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县”之一的契机,扎实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健全领导落实“城乡清洁工程”责任制,推行问责制,把落实城乡清洁工程情况列入行政效能监察内容,并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宣传、教育、整治、限时整改等工作,城乡清洁工程卓有成效地开展,2006年12月30日《广西日报》评论员文章对我县城乡环境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多次受到区、市领导的肯定。近日,广西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联合对我县推进“城乡清洁工程”的工作及成效进行系列深度采访报道。

    四、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容县建设迈出新台阶

    (一)认真贯彻自治区为民办好八件实事工程的部署,努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根据容县实际,全力抓好涉及本县七个方面的办实事工程:一是提前、超额完成动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任务。2006全县农民参合人数累计426634人,参合比例达62.61%,比年任务数多17778人;2006年12月1日开始动员农民参加2007年的新农合,截止12月31日,全县2007年参合农民达456750人,占年度参合任务的97%。二是免除学杂费和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共2009.75万元。三是扎实推进农村沼气池新建工作。建设沼气池2544座,完成任务101.76%;目前,全县共建设沼气池68209座,入户率达37.69%。四是切实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投资115.4万元、解决3000人饮水困难的4个安全饮水工程已全部完工。五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86万元建设公路8条,3条公路已完工,另5条公路完成了工程量90%。投入资金123.6万元建设渭龙渡等7个便民码头,目前已完成6个;投入资金53万元完成了更新改造渡口横水渡船10艘。六是抓好村村通电话工程。全县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100%,提前实现了全县219个行政村“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光缆、村村通宽带”三个100%目标。七是积极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2967人,比年任务数多144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75人,比年任务数多27人;“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72人,比年任务数多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低于要求指标(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7261人,比年任务数多1961人;职业技能鉴定发证1230人,比年任务数多23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7336人,比年任务数多776人,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达到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目的。(二)加强土地、环保、计生工作,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是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继续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顺利通过区国土资源厅评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二是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和建设,继续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江河流域防护林等“绿色工程”,积极防治水土流失。对县内造成一定环境污染的土纸作坊进行了专项整治,保护了江河饮用水源地水质。

    三是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以开展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宣传月活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活动以及夏季一环二扎集中宣传服务活动为重点,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4.59‰,自然增长率为9.10‰,共完成计生“四术”11958例,计划生育率为67.65%,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提高公共管理能力,创造了稳定和谐良好环境。

    一是加快依法治县进程,推进“平安容县”建设。加强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县政法、综治、调解、治保、信息五大网络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能力大大提高。

    二是加大了对各种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2006年,全县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956起,治安案件250起,摧毁各类犯罪团伙143个,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数分别同比下降5.3%和26.9%,刑事案件破案率41.7%,治安案件查处率达96%。县人民法院受理各类刑事案件210件,审结210 件,结案率100%。

    三是化解和处置了一大批不稳定因素。大力贯彻实施新《信访条例》,加大积案、积怨、积难清查处理力度,对重大信访案件实行“阳光听证”制度,成功调结了8起复杂疑难纠纷。探索推行了矛盾纠纷督办“提示卡”制度,县四家班子领导督办化解矛盾纠纷85件。2006年全县有效化解和处理各种纠纷3755件,调结率达96 %。其中排查调处信访突出问题和上级交办案件47件,结案47件,结案率达100%。

    四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以水库山塘为重点的安全隐患的治理整改,突出抓好了灵山当中村特大地质灾害的防灾避险工作,妥善安排受灾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县发生各类事故743起,同比下降5.6%;无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五、2007年主要工作思路与措施

    2007年,我县将围绕把容县打造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扩张重要基地以及玉林市东向增长极的目标,抢抓多区域合作的新兴机遇,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扎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容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注重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集约用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和扩大改革开放,努力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在促进社会和谐上下功夫,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玉林市打造中小企业名城战略。

    全面实施新型工业化主导下的“工业强县”战略,抢抓东部转移产业,把容县打造成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和扩张的重要基地。一是创新招商方式,大招商、招大商。进一步完善招商优惠办法,派出专业招商小分队与以商招商相结合,在领导力量和资金上优先安排,确保招商实效。重点围绕电子信息、食品制药、林产化工、机械制造、陶瓷建材等五大优势产业招商,发展集聚经济和配套经济,促进产业升级。着力做大电子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态势。二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按照刘奇葆书记和陆兵主席在我县考察时提出的“发挥比较优势,建设特色园区”的重要指示,以“一区多园”的模式,大力实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重点抓好容县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电子科技园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007年建成10万平方米以上工业标准厂房。三是加快国有企业改制,盘活闲置土地和资产。继续采取“一改三建”模式,尽快完成全县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同时,从政治、政策、服务和法律上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较大幅度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三)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着眼构建最适宜人居、最适宜发展的中等城市。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一是完善规划,加强管理。实施县城“东进西移南扩”发展战略,完善县城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二路(火车站站前大道、高速路与一级路进城连线)一区(经济开发区)及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有计划地将老城区、繁华地段的党政机关迁移到新城区,逐步带动新城区发展。二是突出重点,加强建设。继续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大会战,重点抓好“井”字型的路网结构建设,围绕两纵两横四条路及两侧的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抓好火车站站前广场、容州大桥、体育中心、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绣江北岸和南岸沿江开发等一批市政工程项目的筹建工作。三是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按照 “山青、水秀、地干净”的要求,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国家卫生县城”、“自治区文明县城”成果,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优质服务。

    大力发展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努力把服务业培育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星级宾馆等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壮大“三名”旅游品牌。二是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保险、电子信息、职业技能培训和法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五)统筹城乡发展,扎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着力抓特色,建设施,促增收,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按照“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要求,加快调整农产品结构、种养业结构,突出禽畜、提升林果,进一步形成“一镇(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优势农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超级稻”种植面积、有机栽培沙田柚面积、兰花栽培和养殖三黄鸡、法国琅德鹅等高效优质品种。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发挥“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的示范作用,加强针对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和组织引导等服务工作,培育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三是加快改变农村面貌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的投入,使广大农民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加强规划引导,整治村庄环境,推动农村改水改厕改厨、硬化道路、植树绿化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扶持壮大行业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一大批“中心农户”、“骨干农民”,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产业比较优势,抓好一批以种植沙田柚、兰花、八角,养殖三黄鸡、琅德鹅为主要产业的新农村试点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六)全方位融入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牢固树立“大侨务”观念,在多区域经济合作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一是借助实施“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的契机,打好侨牌。加强海外联谊工作,积极联系华侨和国内外客商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玉博会并到我县考察投资,为我县企业走出去、请进来铺设通道。二是积极承接东部转移产业,推进招商引资。主动出击,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强服务,努力提高项目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三是积极参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和海峡两岸农业试验区建设。精心组织,着力筹办2007年8月海峡两岸(桂台)第二届兰花展。

    (七)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以完善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为着力点,以开展“八桂先锋行”活动为载体,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根本,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容县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努力从思想上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武装全体党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提高综合素质,努力从干部队伍上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坚持从事业出发选人才、用干部。三是增强执政基础,努力从基层组织上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组织开展“学习创新争标兵”等系列先锋行活动,深化“三级联创”,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四是完善民主集中制,努力从制度上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扩大和发展党内民主,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咨询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员旁听县委常委会议、乡镇党委会议制度,积极抓好党务公开的试点工作,切实做好容西乡党政“一肩挑”试点工作。五是坚持求真务实,努力从作风上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重点是加强以行政效能建设为核心的行政效能、政府执行力和政务环境三项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以行政效能建设为核心的“管理服务创新年”主题活动,着力抓好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建设,切实提高我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优化我县发展环境。在县直单位和乡镇机关广大干部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整顿干部作风和机关作风,使广大干部真正做到“清简务本、行必责实”。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统筹推进社会各项事业。

    大力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制度,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人口管理、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县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持“扫黄打非”,净化社会环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县。

    (九)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容县。

    切实关注民生,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多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到实惠。着力为民办好九件实事:农村人口和寄读制学校的饮水安全工程;资助农村贫困学生上学难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贫困人员的危房改造工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户供养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农村市场建设工程;防治艾滋病基础工程;启动消除城镇家庭零就业和农村家庭零务工工程,力争在广西率先实现“消除双零、促进就业”目标。把完善政策和强化管理结合起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和健全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纵深推进“平安容县”建设。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加强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工作,加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建设,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加大积案、积怨、积难清查处理力度,认真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切实抓好各项安全防范和安全监督措施的落实,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